参观亚萍艺术馆,大家为这里的珍品赞叹不已,更为她取得的成功震惊。亚萍在回忆自己艰苦创业的历程后,深有感触地说,“只要你用心做事,就一定能做好”。
许许多多创业故事都证明,亚萍在用心做事。
穷则思变——从一天挣0.32元到一天挣75万元
亚萍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文化大革命中,她爸因当干部得罪了人,差点送了命。后来她爸平反了,对着女儿说,长大后,不要当啥干部,你学点手艺,用心做事吧!孩提时的亚萍记住了这句话。17岁上高中二年级,成绩全班第一。可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在高二时她便停学回家种地。生产队里劳动一天挣8个工分,一个工分4分钱,一天挣0.32元。穷则思变,她要学裁缝,可是拜个师傅要花100元钱。没钱,她花0.7元买了本裁缝书,大姐花70元帮她买了台缝纫机,自己学。学得有点像了,背个包,走村串户帮人家裁衣服。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亚萍带来了机遇。结婚以后,她在家里办了服装厂,请了50个农村姐妹做衣服。一次,有人问她买布,她说,好呀,一会儿就赚了500元,于是干脆卖布了。1984年9月,亚萍和丈夫带着扁担,到上海进了2万元的布,回来在三厂摆地摊,一尺布赚2毛钱,一天挣了1500元。亚萍创业的脚步越走越快,她租门面、买商场,从南通到柯桥,从卖布到自己设计花样,从零售到批发,产品销往16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平均一天可挣75万元。
筚路蓝缕——从花布大王到沉香女王
亚萍在浙江、南通、海门、如东办商场,成了实实在在的花布大王。可是她没有满足,而是在寻找新的机遇。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一位台湾客商说起檀木、沉香的话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亚萍用心听、用心在思考,这些稀有资源,是否可以开发利用?于是,她进行广泛市场调研,请教相关专家,以其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对市场的把握,大胆从经营布业转向文化产业。她用一车车花布换来一根根木头。数以百计千计的千年古木,为亚萍的蝶变奠定了厚实基础,使花布大王成了沉香女王。
擘画明天——让老外来看看什么是中国文化
亚萍说,她在27年前就转向文化产业了。出国时,她总要参观各国博物馆,看了以后,亚萍感到,这些博物馆里确实有不少珍品,但是很多是从中国弄去的艺术品。她用心思考,我们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从秦始皇兵马俑到敦煌莫高窟,从清明上河图到金陵十二钗,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博物馆内有所体现,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亚萍雄心勃勃,要办个中国最大的工艺品博物馆,让老外到我们中国看看什么是中国文化。在这20多年时间里,她从民间请来25位国宝级艺术大师雕刻作品。这些大师年纪最大的95岁、最轻的64岁。一幅清明上河图人物就有550多人,是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卢向群先生花4年多时间雕刻而成的。亚萍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化自信。2018年初夏的一天, 27位德国人来这里参观后看到亚萍,情不自禁上前拥抱,连声称赞,中国文化了不起!
(海门市老科协 范仁山)
一个人大代表的情怀
观看了亚萍沉香艺术馆5号新馆内这些举世绝品后,除了由衷的惊叹之外,又有一个谜团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资金的投入产出。因为亚萍所有的沉香艺术精品都是供人免费参观展览而不对外销售经营。我曾做过财务,知道一个成功企业家做的任何一个项目,首先考虑的应是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只有产出的预期收益大于当初的全部投入,他才会做大做强。据介绍,亚萍沉香艺术馆的这些艺术珍品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从东南亚国家用重金购入,又高薪聘请名家精雕细刻而成。粗粗一算,每个艺术品的出厂成本就非常巨大。而亚萍沉香艺术馆,已有五个之多,还有许多原材料在等待加工。这是怎样的一笔巨大成本开支,巨额资金的沉淀占用?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当面请教了亚萍董事长,她淡淡一笑,竟风轻云淡地说:“这些资金是我以前赚到的。很多人劝我投资房地产,赚钱快又赚钱多。但是我喜欢这些木头,想把他们做成艺术品,而这些会雕刻的手艺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所以我必须要抓紧时间,把这些木头以艺术品的形式保存下来。”听了这样的回答,我突然感到站在我面前的不是花布女王,也不是沉香女王,而是女神。这样的回答,套用现代网络流行语,就是“神回答”。亚萍真不愧为全国人大代表。
家乡人都知道,亚萍从摆地摊开始,一路打拼发展成全国闻名的花布女王。这中间的艰难困苦,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将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繁荣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上,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和高尚情怀。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有着成功企业家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是赤子之心,高尚之人啊!
(海门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金汉范)
|